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

家庭計畫相關資料蒐集 / 黃顯勛

用錢獎勵生育 反彈聲浪四起

由於台灣生育率逐漸降低,未來總人口甚至會減少,年輕人的負擔將逐漸加重,因此經建會在八月五日舉辦「人口老化問題及因應對策研討會」,邀請勞委會、內政部、教育部、衛生署及學者專家共同與會研商。不過會中初步決議要檢討所得稅制度,可能朝向以租稅優惠方式獎勵生育,引發外界多方的反彈聲浪。

四十年前,政府還倡導節育計畫,衛生局「兩個孩子恰恰好,一個孩子不嫌少」的口號大家耳熟能詳,不過一九九六年後因為生育率逐年下降,現在口號已經變成「兩個孩子恰恰好,三個孩子不嫌多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法規名稱:臺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組織規程
發布時間:民國 64 年 04 月 11 日
廢止時間:民國 89 年 04 月 17 日

一九五三年前後,台灣在備戰思惟下鼓勵多多生育,因此人口數暴增,十年後,政府發現如果人口再這樣成長下去將會有很大的後遺症,因此於一九六四年全面推行家庭計畫│「一個不嫌少,兩個恰恰好」的口號喊了三十年,人口自然增加率明顯下降,台灣還曾兩度被「美國人口危機委員會」評鑑為開發中國家或地區中,控制生育率成果的第一名。 (節錄)
家庭計畫的人口:早期因人口太多(民50~70,人口增加率超過千分之十七),故當時衛生局喊出「兩個孩子恰恰好,一個孩子不嫌少」的口號;民85年後,發覺人口下降,故提倡「兩個孩子恰恰好,三個孩子不嫌多」。 四十年前,政府還倡導節育計畫,衛生局「兩個孩子恰恰好,一個孩子不嫌少」的口號大家耳熟能詳,不過一九九六年後因為生育率逐年下降,現在口號已經變成「兩個孩子恰恰好,三個孩子不嫌多」。 四十年代,台灣的節育口號是兩個孩子恰恰好,不過現在卻是要鼓勵大家多多增產報國了!台灣的生育率名列全球第二低,即將加速進入老年化社會,民調顯示,社福制度並不是吸引生育的最大誘因,教育制度以及社會經濟改善,想生小孩的人才會更多。 40年前喊出兩個孩子恰恰好,宣導節育的孫得雄教授,現在卻得轉換成鼓勵大家多多生育,任務可是更為艱鉅。婦幼衛生協會理事長孫得雄:「沒有生的要叫他生,很難說服他,為什麼呢?他說我現在很好啊,你說老了之後會有問題,他們還沒有老,不太相信。」 民國50年代「3321家庭生育計畫」-

「婚後第3年生第一胎,隔3年再生第二胎,2個恰恰好,1個不嫌少」

但是現在有新的詮釋

「3個愛的暗示,3個共同喜歡做的事,2人甜蜜世界,1個共同目標」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「舊版3321家庭計畫」強調的是夫妻之間生兒育女的責任,而「3321新家庭計畫」則是希望透過3321的步驟及「3321幸福錦囊」,提供夫妻提升熱度的教戰方法,創造更美滿的兩性關係與家庭生活。
人口成長緩慢 高齡化已來到

由於維持替代人口的總生育率為二.一人,依照目前我國約一.二的生育率,每隔一個世代(約廿五年),台灣地區的新生兒數目就會減半;經建會主委胡勝正指出,「到了二○二一年,台灣的總人口就會出現負成長。」

而人口成長速度減緩甚至出現負成長,則人口高齡化就是不可避免的後果。胡勝正指出,目前台灣高齡(六十五歲以上)人口佔總人口約九.四%,廿年後會上升至一八.八%;也就是十個人中就有一.八位老人,這個數字不得不讓我們現在就必須正視人口高齡化的問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去年台灣出生率 世界倒數第二
依據二○○三年美國人口資料局所發布的世界人口資料顯示,我國粗出生率為千分之十.一,與已開發國家之千分之十一略低,更遠較開發中國家之千分之廿四為低;與主要國家比較,較德國及日本高,與英國、新加坡相當,比韓國、法國、中國、泰國及美國為低。 而以總生育數來看,二○○三年我國育齡婦女總生育數(率)為一.二四人,較已開發國家之一.五人及開發中國家之三.一人都還低;與主要國家比較,與德國、日本、韓國相當,比新加坡、英國、中國、泰國、法國及美國為低。 而根據衛生署所公布的年度衛生統計公告中顯示,目前我國六十五歲以上之老年人口數已占全國總人口九%以上,遠超過聯合國所定義「高齡化社會」的七%。經建會甚至預估,廿年後台灣高齡人口佔全國總人數的比率將高達一八.八%。(江妍慧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提升人口素質 菁英政策教養

胡勝正表示,台灣地區地狹人稠,世界上與台灣相同面積國家的人口數遠低於我國,因此台灣未來新人口政策,將「不求多但求好」,致力於人口素質的提升。

胡勝正認為,國人生的小孩減少,就會投注較多的心力加以栽培,教養問題也會更加注意,不會像他們過去都是被父母採取「放牛」的方式養大;也就是說,國人願意花在小孩身上的教育投資會愈多,相對的報酬也愈多。而若人人都採取「菁英政策」管教小孩,則對未來台灣經濟、社會都會產生效益,這樣的人口「質變」,甚至有可能彌補「量變」所造成的衝擊。

而且,胡勝正與中央經濟研究院第三研究所研究員吳惠林都認為,「用給錢的方式來鼓勵,效果都不會好,國外情況也是一樣。」

職場制度周延 婦女較願生育

根據人口學家的調查,台灣已婚婦女不想要小孩的不到一%,只想要一個小孩的也不到五%,絕大多數婦女的理想子女數都超過兩個。換言之,真正的問題不在於年輕夫妻不想要生育小孩,而是無法完成他們的生育目標。

胡勝正指出,生育率降低也與台灣人民教育程度提高造成的延遲生育有關。在台灣生養小孩的花費很高,光是托嬰與幼稚園就所費不貲,且除了上學之外,還要上才藝班、語文課程等,寒暑假還要出國「增長見識」,父母必須具備相當的經濟能力才行。而台灣人民目前具有大學學歷已相當普遍,攻讀碩士、博士學位的人愈來愈多,晚婚因此逐漸流行。且又必須工作一段時間才具備相當經濟能力,因此就延遲生育,造成生育率降低。

因此,整體社會經濟制度就扮演關鍵性的角色,也就是能否保障兩性在職場上真正的平等,以及能否提供低廉的公共服務。一方面,隨著婦女教育程度的提高,女性對於發展個人事業的需求也更強烈。生育常常意味著放棄事業,如果一國的生育與教育成本過高,越來越多婦女會選擇放棄他們的生育目標來完成事業。反之,如果一個國家能夠在制度上提供婦女育嬰假等等保障,生育對婦女而言只是短暫性離開職場,並不會損及整個生涯的發展,婦女自然比較樂於生育。

重建人倫價值 推動老人福利

人口高齡化的問題,其實也只是一個現象,而不是多可怕的問題。胡勝正認為,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,健康情況也較過去為佳,一方面未來六十五歲的退休年齡甚至可以考慮往後延,生產力雖可能不如年輕人,但是對國家經濟而言,也許年輕人口減少所造成的衝擊也會減緩,財政負擔也可望減輕;另一方面,政府也應及早規劃國民年金相關制度,以保障日漸增多的老年人口晚年的生活。

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也認為,老人即使屆齡退休仍可貢獻智慧,部分連體力都「猶如一尾活龍」,勞動基準法中有關六十五歲強迫退休應予鬆綁,開放空間、保持彈性。

無論如何,生育率降低的主因在於社會環境與制度,政府若只以租稅優惠等金錢獎勵的方式來鼓勵生育,將仍無法根本解決問題。必須認清人口逐漸高齡化已是不可避免的事實,以長遠的眼光,由經濟社會制度的角度來切入,如不一定要強迫國民多生小孩,而是提倡「菁英政策」,以及盡量排除國民生育上的困難等;另外也要加強老人的社會福利制度,以「疏導」與「面對」的方式來因應,才可能讓台灣經濟所受的衝擊減到最小。

台兩個孩子恰恰好 一個不嫌少已過時
【大紀元7月3日報導】(據中廣新聞黃玉芳報導)台灣生育率下降,加上衛生署粗估,台灣五個懷孕婦女,因為人工或自然流產、只有三個會把胎兒生下,因此 [兩個孩子恰恰好,一個不嫌少] 的標語已經不合時宜,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表示,如果只生一個還是太少!將想出新標語,鎖定二十到二十九歲的女性宣導。

台灣衛生署以一年懷孕就醫人數,減掉實際產下的及夭折胎兒,推估每五個懷孕婦女,可能因為人工或不得已的自然流產,只有三個把胎兒生下,一年流產六萬多個胎兒。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長林秀娟表示,加上大家觀念改變,不想生孩子的頂客族越來越多,前年對二十二到三十九歲女性的調查顯示,有百分之五點七不想生,而且有兩成只想生一個,因此以前喊的兩個恰恰好,一個不嫌少,必須要改。林秀娟表示,加上台灣人現在普遍晚婚,結婚後通常不會立刻懷孕,過了年紀,想生也生不出來,內政部統計,去年台灣總生育率,平均一個育齡婦女生一點二個孩子,不過學者估算,每個育齡婦女應該生二點一個孩子,才能維持人口結構平衡。因此台灣國民健康局將鎖定二十到二十九歲族群,希望推廣生產報國的意願。

早期臺灣避孕海報



現代臺灣衛教文宣

沒有留言: